【演讲】2022“外研社·国才杯”演讲大赛全国亚军北京大学刘宝祥决赛视频

2022/12/28 20:00:00

今天小编带你回顾2022演讲大赛全国亚军刘宝祥小哥哥的决赛高光时刻,且看他如何阐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022“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亚军

刘宝祥

北京大学

指导教师:王萍、王雷


【赛题回顾】

2022“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第四阶段赛题

The Grand Course


【选手破题思路】

关键词:Striving in Unity 

第四阶段的主题为“The Grand Course”,讲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国智慧。根据题目要求,我觉得应选择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要素作为本次演讲的关键词。适逢党的二十大顺利闭幕,联想到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我觉得“团结奋斗”四字非常贴切,既能够展现出抽象层面的精神伟力,又能够体现出具象层面的实干兴邦;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于是决定将其作为自己的演讲关键词。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会自我发问:为什么团结奋斗的精神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为什么团结奋斗可以帮助我们走上“大道”追求“大同”?历史和现实中有哪些团结奋斗的典型事例能够彰显这样的力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帮我理顺了主体部分的思路。而后,在构思开头段落时,考虑到这是一次大会的发言,我便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团结奋斗所取得的宏伟成就讲起,强调在追求大同的大道上,团结奋斗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次演讲设定的背景是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国成就峰会上与孔子和诸多优秀大学生交流想法,我认为在演讲结尾处呼吁青年人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倡导青年人团结奋斗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人的话语,强调个体与祖国的命运密不可分、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以此升华主题。

这篇演讲准备得比较匆忙,措辞和所举事例都仍有提升空间,仅供大家参考。


【选手视频】


【专家点评】

周杜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师,陈梅洁优秀基础教学奖获得者,北外英院演讲俱乐部指导老师。2022“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冠军指导教师,2018“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季军指导教师,2022、2021、2019“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决赛提问评委。曾指导选手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及北京市大学生演讲比赛等多个全国及市级赛事获得优异成绩。


从演讲中感受团结的力量

作为多次参加“外研社·国才杯”演讲大赛的我,无论是以指导教师的身份还是以提问评委的身份观察选手们的表现,都会很有收获,本次也不例外。进入决赛第四阶段的选手们各具特色,在The Grand Course题眼的启发下,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而其中本次大赛亚军获得者刘宝祥同学的演讲的确可圈可点。

他的演讲很有意思,开篇没有急于解释他所选定的“团结奋斗”主题,反倒是先跟先贤孔子打招呼,感谢他在两千多年前写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经典文字,为当今鼓舞着所有中国人的中国梦奠定了深厚基础。然后,他迅速将观众们的注意力拉回当下,在列举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的同时,点出了本文的主旨——人民团结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那么“团结奋斗”的本质是什么?它包含哪些要素?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接下来刘宝祥同学向观众一一做了解释。首先他用“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老话证明了“团结奋斗”是深植于中国人血脉灵魂里的信仰;然后他强调了“团结奋斗”中勇气、勤劳、创新以及共同富裕目标这些要素对中国人民的鼓舞;最后他列举了中国人民在“团结奋斗”精神指引下所取得的独立、脱贫、科技发展等一系列成就,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对“团结奋斗”的阐释。演讲结尾处,他引用习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强调了青年人在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应尽之责,展望了两千多年前撒播下的中国梦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光明未来。

刘宝祥同学的演讲做得有声有色,其挑战环节的敏捷才思也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无论是用孔子本身的出色口才反驳“巧言令色鲜矣仁”的以偏概全,还是以我国“两步走”战略为例论证分阶段实现大目标的可行性;无论是承认团结奋斗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时所展现出的诚实,还是强调学生减负减的是无效竞争时所表现出的睿智,选手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个成熟、稳重演讲者的魅力。有深度的思想表达,加上优美的语音、适中的语速、得体的举止、从容的态度,这一切使得刘宝祥同学的挑战环节与他的演讲相得益彰,互映成趣。

当然,选手的演讲也不是完美无瑕,若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改进,本次的演讲将会更加出色。一是演讲中例子虽多,但没有做到详略搭配,有流水、堆砌之嫌,没能突出重点,加深观众印象。二是演讲稿中仍有一些冗词冗句,若加以精简,则能省出时间做更有内容的阐释。三是挑战环节中对问题的回答还需更加谨慎,例如选手在被问及如何团结观念不同的人时,选择否定观念不同的存在,这个回答是很难服众的,更合理的回应应该是承认不同观念的存在,但强调共同目标的包容性和凝聚力;再比如,选手被问及团结奋斗是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时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此时,更巧妙的应对方式是点明团结奋斗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条件而非解决办法,从而呼应本人在演讲中的观点。

总而言之,刘宝祥同学在本次比赛中从语言效度、内容深度、台风气度、反应速度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了一名经验丰富演讲者应有的素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了一次生动且成功的示范。